林家宅三十七号是一幢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宅。它的主人是著名的音乐家叶先国,他的音乐才华、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都让人敬仰不已。今天,我想以“”为题,为大家介绍这位音乐家的故事。
***关于林家宅三十七号叶先国的图片***
叶先国,1918年生于上海一个文化人家庭。他的父亲叶恭昭是一位知名的文学评论家,母亲谢持芬则是一名演员。从小,叶先国就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和培养,尤其是父亲对音乐的热爱和推崇,使他在音乐方面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天赋。
1937年,叶先国考入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尤其是在作曲和指挥方面,成绩斐然。1941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加入了上海音乐家协会。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幻想曲》、《交响曲》等,受到了业内人士和音乐爱好者们的广泛赞誉。
然而,在1950年代初,随着政治运动的兴起,叶先国的艺术成就和名声受到了严重的冲击。1951年,他被划为“右派分子”而被拘留,遭到了无限期的审查和批判。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煎熬之后,他终于在1961年获释出狱。尽管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和损失,但叶先国并没有放弃音乐的追求,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坚定信念。
在196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叶先国的音乐事业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先后担任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音协主席等职务,为上海乃至整个国家的音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的创作活力也得到了全面展现,不仅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神话》、《黄河颂》等,还致力于对传统民乐进行重新演绎,使之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认可。
1995年,叶先国因病离世,享年77岁。他的离去,不仅意味着一位音乐家的离世,更意味着一段曲折动荡的人生经历的结束。然而,他的音乐作品和艺术思想依然为我们所铭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爱好者和从业者不断追求艺术的高峰和更加广阔的天地。
林家宅三十七号,见证了叶先国众多的人生起起伏伏和艺术成就。它不仅是一幢老宅,更是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如今,每当我们经过这幢老宅时,不禁会想起叶先国那激荡人心的音乐和那淳朴真挚的人生坎坷,感慨万分。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像他一样,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向艺术的高峰不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