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恐怖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受到了更多观众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在中国恐怖电影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吓死过人”的鬼片现象,这种鬼片不仅成功的吸引了大量观众,同时也被一些人质疑其是否具有一定的不负责任。
***关于中国吓死过人的鬼片的图片***
那么什么是“吓死过人”的鬼片呢?从名字上来看,这种鬼片所带来的恐惧体验可能会将一部分观众吓到失去生命或出现心理问题。如此一来,出于吸引观众的考虑,在鬼片中运用暴力、血腥、恶心等低级趣味的方式来制造恐怖氛围,导致电影中的暴力场面和恶心画面在观看后会对观众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刺激,从而引发导致了观众对电影的实际体验不佳。
这种现象,也正在成为中国恐怖电影的一个问题。在短时间内赚取高额票房,印证着此种鬼片的确受到了不少观众的欢迎。但是同样的,也造成了中国恐怖电影既有的严重质量问题。可以说,“吓死过人”的鬼片成为了中国电影工业生产性危机的一个焦点,演员、导演、制片人等电影工业链环节的精益求精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利益追求和卷入其中的种种矛盾。
在电影艺术的推广过程中,唤醒观众的感官冲击以达到观众的营销效果的成功,与对电影的艺术素养提高严重对立。“吓死过人”的鬼片现象的出现,显然是大量商业套路的重演,既是对中国恐怖电影发展的一种负面评价,又是观众消费电影过程中的一种伤害。
自从1979年到2000年初期,中国恐怖电影的主要类型为“灵异剧情”,其特点是以故事情节、人物性格、隐蔽性等方面阴晴不定,在惊悚氛围的营造中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折磨。这种类型的恐怖电影不是特别想方设法地去刺激观众的神经,而是要通过构建好的情节引起观众剧情的警觉,从而在保持观众的睡眠的基础上带来吓人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全新的风格正在中国恐怖电影中崭露头角,也即是长期以来主流电影所遵循的那种方式——场面恐怖和强烈的精神屠杀。这种类型的鬼片拥有强烈的画面冲击和血腥的画面表达手法,其目的明显是为了引起观众更为惊悚的感觉,而非通过构建高难度的情节来牵引观众的心思。
然而,在这样的电影中难以看到电影制作的真正价值与艺术感染力。过分追求恐怖氛围不仅导致缺少趣味性,同时也降低了整部电影的艺术实际性与娱乐亲和力。此外,“吓死过人”的鬼片中律动的邪恶场面与情感暴力也引发了观众心理受伤的风险和社会不安定性的危险成分,使这种类型的恐怖电影显得非常不安全。
不可否认,为了成功吸引年轻观众,中国恐怖电影与时俱进,不断尝试注入新的元素和手法,推动电影行业的品质的提升。然而,“吓死过人”的鬼片现象的出现也给中国恐怖电影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导致中国恐怖电影的创作难度和成本增加。在观众消费的文化环境下,中国恐怖电影应该如何迈向艺术性的道路,应该如何使电影艺术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核心为难问题,创新的探究与营销策略的平衡也成为中国电影行业重要的课题。
总而言之,虽然“吓死过人”的鬼片现象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带来高额的票房,同时对观众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刺激,但是对于中国电影行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这种短期的商业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中国恐怖电影行业应该增加创新性和艺术性的探求,同时注重电影品质的提高,这才是长久发展的长远之计。